消費者對化妝品的要求,可以說是越來越高了。大牌和貴婦化妝品已經滿足不了刁鉆的愛美人士,她們愈發追求個性化、私人化,得益于此,化妝品定制成為了一種消費細分趨勢。
這個概念很火,不但許多化妝品巨頭企業已經在開辟這一塊的業務,許多微商品牌也大膽地宣稱自己推出了定制化妝品業務。
一、那么定制化妝品的發展前景到底如何?
作為女性的第二層肌膚,實質上護膚品的定制比其它任何定制都顯得更為迫切。2008年《女性護膚品使用效果調查報告》結果顯示,有60.2%的調查者表示一直尋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護膚品,98.3%的消費者通過電視廣告和朋友介紹來選擇自己的護膚品,而通過這些方式真正改善肌膚問題的人群只占28.6%……
這樣看來,定制化妝品的市場似乎很廣闊。但為什么定制的概念由來已久,卻一直沒有大熱呢?
二、化妝品定制如何實現?
知乎上一位從事專業護膚品牌代工的博主@米六提到他曾了解到的某品牌定制化妝品的具體操作流程:
1.從皮膚測評開始,了解客戶肌膚的信息。包括年齡、膚質、職業、區域、飲食、作息(具體操作是通過皮膚問卷和檢測儀,采集肌膚癥狀、底層問題等上百個皮膚數據)。
2.進行專屬配方制作,就是客戶提供膚質信息,決定了配方的架構。例如:油性皮膚,都會選擇清爽類型;反之,干性皮膚,滋潤型。
3.確定了專屬配方之后就是單獨生產。其中化妝品生產工藝包括升溫、乳化、保溫、降溫、添加其他成份。都是一個過程,需要不少時間。而單件獨立生產很耗時間。但實際上確定了客戶的膚質,基本就把產品的配方架構確定。專屬的配方,都是用一樣的架構,添加不一樣的功效(美白、抗皺、保濕、抗敏)。但是要保證每一支產品均為單件獨立生產灌裝。
但在目前的私人護膚品品牌中,鮮有能達到這樣的操作標準。有些商家打擦邊球,按膚質分類都自稱為私人訂制,比如你要買一套護膚品,店家判斷你是油性膚質,需要控油補水,就給你搭配了標明油性肌膚專用的洗面奶、水、乳等,就說是私人訂制了?!?/p>
三、化妝品定制有一定的市場
定制化妝品的確滿足了年輕一代消費者對于個性化的需求,也更加符合消費者皮膚的需求?;瘖y品定制存在一定的市場需求。
蘭蔻在美國專柜就曾推出過一款私人定制粉底液。由專業BA先用專業儀器采集客戶各方面數據,再通過儀器顯示膚質和適合色號。顧客還能在滋潤度和遮瑕度上提出自己的需求,顏色也可以微調。粉底液會通過機器灌裝,最后成品貼有個人的專屬標簽。整個過程方便、快捷、無損,只需要30分鐘。
加拿大品牌Bite Beauty也在美國推出了私人訂制口紅。成分全部天然、無添加,號稱“吃都不用怕”。不僅能涂嘴巴,還能當腮紅和眼影。
五、化妝品定制并非完美無缺
但是私人訂制的化妝品就真的十全十美了嗎?其實不然。
●首先私人訂制化妝品過程比較復雜,配方安全與衛生得不到保障。
●其次大部分定制化妝品周期較長,這對于消費者來說顯然不太現實。
●再則私人訂制的化妝品相對于一般化妝品來說價格偏高。
所以化妝品定制只有少部分消費者能夠負擔得起。
除了價格和技術,在尚不完善的中國市場,法規更是為化妝品定制設置了一個高門檻。
頻頻曝光的產品抽檢和飛行檢查已經讓企業力不從心,“整改”成了日常必修課。
人人自危之下,私人定制這一尚沒有法規覆蓋的空白市場能否讓企業“自由飛翔”、小眾需求能否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和需求,這本身就是一個難題。
化妝品定制市場看似廣闊,但是想要實現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目前來說私人定制是不是一種趨勢很難判斷,但肯定的是化妝品定制是一種需求。對于化妝品市場來說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,希望“化妝品定制”這一概念不會淪為品牌的營銷噱頭!